彩神彩票官网 彩神彩票app官网

蒙台梭利专业术语

彩神彩票官网 彩神彩票app官网 > 蒙台梭利 > 蒙台梭利专业术语

蒙台梭利专业术语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特有的词汇和术语,蒙台梭利教育法也不例外。蒙台梭利人同样也有自己的一套专有词汇。这些词汇虽然非常简练,但每一个词语都能十分到位地描绘玛利亚ž蒙台梭利眼中的儿童世界。蒙台梭利语言像密码一样,使得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都能心领神会地了解到信息的含义。词汇表指的是一份按照英语字母表排序整理的专业术语词汇清单。

此处列出的蒙台梭利术语词汇表中的词汇主要与学前阶段(3-6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关。本词汇表是在莫莉ž奥肖内西的请求下,由安妮特ž海恩斯为莫莉于2001年2月在弗洛里达州坦帕市举行的联合年度复习课程讲座整理的。安妮特是圣路易斯蒙台梭利培训中心的培训主任,莫莉是明尼苏达蒙台梭利培训中心的培训主任。原文中多处出现了用于解释词汇的插图,其中部分插图也将在下文中出现。您也可在《交流2/3,2001》与莫莉的《复习课程介绍》讲义中找到部分插图。

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
可快速地、有效地吸收知识的心智。蒙台梭利认为6岁以下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适应力(Adaptation)
与吸收性心智概念(海恩斯,1933)相关的是一种幼儿特有的力量 – 适应力。适应力指的是幼儿利用环境获得发展、并最终将自身同化为环境的一部分的过程。通过社会生活,幼儿能够全面吸收他/她所处的社会文化,包括社会的精神、习俗、愿景与态度。

动作分析(Analysis of Movement)
蒙台梭利教师常用技巧之一。在向儿童演示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时,教师通常将复杂的工作分解为几个部分,每次演示一个部分,并缓慢而精确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这就将一项复杂的工作变成一系列简单的动作,提高儿童在进行自由操作时成功完成复杂工作的可能性。(蒙台梭利,1966, 108页)

儿童之家(Children’s House)
由意大利语 Casa dei Bambini 直译而来。儿童之家是供3-6岁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环境。这个安全的环境中包含了实现人类最理想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必要设施。

分类(Classification)
将物品按照常规特征进行分配放置。幼儿热衷于进行分类活动,因为这一过程对儿童智力的开发起到重要作用。蒙台梭利教室给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进行分类活动的机会。

专注力(Concentration)

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ž詹姆斯认为“专注在某项工作上的时间越久,便越能牢固地掌握这项工作”。他曾说,“能够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教育才是出色的教育”(1892/1985,95页)。与詹姆斯相识的蒙台梭利的所作所为恰好证明了詹姆斯的观点。蒙台梭利相信,如果能够在环境中放置“与人类的构造倾向相符的物品”(1949/1967,169页),那么儿童的能量与兴趣便会专注于环境中的这个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方面。

具体到抽象(Concrete to Abstract)
一个符合逻辑与发展规律的前进方式。儿童首先接触到具体的教具,这些教具包含了尺寸、颜色等抽象概念。通过亲手操作,儿童便会在头脑中领会教具的固有意义,进而理解其中包含的抽象概念。只有儿童的心智成长了,他们才能逐渐理解相同意义的象征形式。

错误控制(Control of Error)
一种提供即时反馈的机制。每一项蒙台梭利活动都给儿童提供了某种可用于检验自身成果的方法。这赋予了学生对于活动的掌控力,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与自我鼓励意识。错误控制是“自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作协调(Coordination of Movement)

儿童早期的主要成就之一。儿童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自我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并不断习得更高级的独立活动。出于这一发展需求,儿童会被涉及到行动、尤其是要求确保一定程度准确性与精确度的活动所吸引。

创造力/想象力(Creativity/Imagination)
想象力涉及到一种精神概念的形成,这种精神概念不存在于当下的感官中。创造力是想象力的产物,是通过头脑将想象出来的概念以创新的方式重新组合的结果。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来源都依托于感官经验在脑海中形成的图像。

活动周期(Cycle of Activity)

当幼儿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他们会看似毫无目的地多次重复相同工作,并且只有在他们内心真正满意、活动成果真正达到内心需求标准的时候才会停止工作。为了保证儿童可以拥有足够长的时间周期专注在工作中,蒙台梭利极力保护儿童的3小时工作周期不受打扰。

意志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Will)
自由支配意志的这种能力,或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工作的这种能力,会在儿童的第一发展阶段逐步形成,并通过练习得到加强。蒙台梭利环境为儿童提供了许多选择的机会。在蒙台梭利学校里每天不断地做选择可帮助儿童建立意志力或自控力。

背离(Deviations)
背离是儿童对在正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障碍物的一种反应。通常情况下,这种行为可能会被理解为消极的(胆小的儿童、具有破坏力的儿童)或积极的(安静的儿童、被动的儿童)。一旦儿童开始专注到某项自主选择的工作中,那么积极的背离和消极的背离都会消失。

内在纪律(Discipline from Within)
即自我纪律,或自律。在运行情况良好的蒙氏教室中,纪律将不再是教师依靠奖惩制度而执行的产物。相反,纪律的来源是每一个儿童的内心。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身行为做出积极的选择。自律与意志力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

日常生活练习(Exercises of Practical Life)
蒙台梭利准备环境的四大组成活动之一。日常生活练习包括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遇的多项简单工作,如,扫地、除尘、洗碗,等。这些具有目的性的活动能帮助儿童适应新集体的生活,学习自控,并开始将自己视为能够为集体做贡献的一个社会单位。通过用手来完成工作,儿童的智力能够得到提高;随着身体与大脑成为一个协同活动的整体,儿童的个性也会变得完整。

假性疲劳(False Fatigue)
在世界各地的儿童之家中观察到的一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上午10点左右。这种现象出现时,儿童可能会看似对工作失去兴趣,他们的行为会变得无序,教室里的噪音水平也会提高。儿童可能会出现疲劳的迹象。但是,教师应意识到,这仅仅是一种“假性疲劳”现象,儿童会在这种“假性疲劳”消失后回到原来的工作上,且有时甚至能在工作中投入更集中的注意力。

优雅与礼仪(Grace and Courtesy)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向儿童演示如何进行正面的、有效的社会交往能够帮助儿童适应集体生活,并使儿童掌握在校内外均适用的恰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知识。

从边缘帮助儿童(Help from Periphery)
“边缘”指的是儿童与外界进行交流的部分。儿童通过感官与动作获得对外界的印象。从边缘帮助儿童意味着通过演示教具与活动的方式唤醒儿童的有目的性的运动。“我们提供的操作性物品绝不少于观赏性物品。”(斯坦丁,1957年,237页)

人类倾向(Human Tendencies)
蒙台梭利哲学的中心原则之一便是认为无论何年龄、何文化、何种族的人类都具有某些共通的普遍特质,这些特质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之初便已存在,并且可能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发展。“这些特性已被历史证明是全人类共有的倾向,蒙台梭利强调顺从这些人类倾向的必要性。“(玛利亚ž蒙台梭利,1966年,21页)

独立(Independence)
不依靠其他人 – “具有多重意义”。(牛津英语词典,836页)人类正常发展的里程碑,如,断奶、走路、说话,等事件,可被视为一系列帮助儿童加强个性化、自立与自律能力的事件。贯穿人类四大发展阶段,儿童与青少年不断在寻求变得更加独立。就如同孩子在说:“请帮助我让我可以帮助自己。”

间接准备(Indirect Preparation)
大自然用来准备智慧的方式。每一个动作都包含有意识的兴趣。通过这种兴趣,人的智慧会为将在未来出现的某些事件做好准备。例如,幼儿热衷于将不同的三角形图形放在一起,但他们并不知道这项工作会使他们将来更容易理解几何知识。“间接准备”亦被称为“长远准备”。许多蒙台梭利活动都具有为长远发展做准备的深远教育意义。

间接演示(Indirect Presentation)
由于幼儿具有吸收性心智,每一个动作或事件都可以被视为一节课。我们必须理解,儿童能够通过观察其他儿童工作或上课的方式学习。同样的,通过观察的方式,儿童可以很快地吸收在家里、邻里,甚至是电视里出现的行为规律和语言。

难点孤立(Isolation of a Difficulty)
在进行工作演示之前,蒙台梭利教师会对她/他希望演示的工作进行分析。教师将会引起儿童困惑的步奏或动作孤立出来,单独向儿童进行演示。例如,在向儿童演示如何剪曲线或折线的工作前,教师会预先向儿童演示更加基础、更加简单的动作 – 剪刀的握法与使用方法。在演示“洗桌子”工作前,教师则会先向儿童演示需要运用到折叠技巧的“叠衣服”工作。一项理想的工作必须做到既不会太难而导致儿童丧失信心,又不会太简单而使儿童感到无聊。

语言欣赏(Language Appreciation)
从儿童进入蒙台梭利教室的第一天起,他们便常常有机会听到许多以生动、丰富的语言讲述的真实故事。歌曲、诗歌和韵文也是蒙氏教室的一个日常组成部分。教师也会向儿童展示谈话艺术,并演示如何聆听与尊敬别人说的话。阅读附有漂亮写实的插图的书籍也是语言欣赏的一部分。

爆炸式学习(Learning Explosions)
人类发展通常并不是缓慢而平稳的。有时,对知识点的习得几乎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为儿童的智力发育带来爆炸式的影响。这些爆炸式的学习行为是内部成长的长期量化积累达到质化飞跃的外在表现。例如,儿童在2周岁左右会出现“语言爆炸”现象,这是儿童经历长时间内部准备与精神发展的结果。

数学心智(Mathematical Mind)
所有儿童都具有天生的数学心智,即,一种强调精确性与秩序性的学习倾向。这种学习倾向能够帮助儿童提高自身的观察、比较及分类能力。人类天生具有计算、测量、推理、抽象、想象与创造的倾向。但要想使其发挥良好的效力,我们必须对这部分至关重要的智力成分进行引导和帮助。如果幼儿的日常生活体验中缺少了数学成分,那么将来他的潜意识便不会轻易接受这类信息。

最大化努力(Maximum Effort)
儿童热衷于挑战有难度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可以检验他们的能力,并给他们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投入他们最大的努力。例如,幼儿喜欢挑战的活动之一便是端盘子(盘子上摆满了杯子),另一项儿童热衷的体力活动则是推动很重的手推车;学龄儿童 – 如果允许他们给自己出题的话 – 则会给自己出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并大干一场。相对于“3 + 5 = ... ”、“6 + 2 =…”这种简单的问题,他们更热衷于解决“(1 + 2 + 3 + 4… + 10)2”这样的难题。

混龄(Mixed Ages)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将不同年龄的儿童安排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年龄分组以发展阶段为依据。3-6岁儿童一同在儿童之家里学习;6-9岁儿童一同在小学小班里学习;9-12岁儿童则在小学大班里学习。由于工作具有个人化特性,儿童可以自行决定工作速率;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具有合作关系,而并非竞争关系。

正常化(Normalisation)
如果幼儿能够自主挑选工作,并自觉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如此反复,那么他们便会开始展现出一系列正常化发展的特征:对工作的喜爱、对现实的认知、对安静与独立工作的热爱,等。正常化的儿童是开心的儿童,他们更有激情、更慷慨、更乐于助人。他们能够做出具有建设性的工作选择,他们的工作质量也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发展水平。

服从(Obedience)
服从是一种逐步发展起来的意志行为,“在漫长的成熟过程后意外出现”(蒙台梭利,1967年,257页)。在内部发展的进行过程中,儿童可能偶尔会表现出服从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无法持续。随着儿童的意志通过行使自由选择权得到发展,儿童便能开始收获自律与自控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服从”意志的必要条件。

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蒙台梭利了解到,如果儿童花费大量时间在某项复杂的工作上,却仍然无法掌握该项工作的必要细节,那么他们便会渐渐对这项工作失去兴趣。因此,蒙台梭利建议我们应当在每一项工作中散布兴趣点。这些兴趣点能够引导儿童不断达成目标,并通过提供即时反馈(即,错误控制)的方式,刺激儿童进行重复工作,增强儿童的工作兴趣。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儿童便能越来越熟练地操作这项工作,兴趣点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路标的作用。

完备环境(Prepared Environment)
蒙台梭利教室是由成人为儿童准备的环境。它包含了能帮助儿童实现最佳发展所需的所有核心要素,且不含丝毫多余要素。完备环境具有有序、真实、美观与简洁的特点。环境中的所有物品都是按照儿童的身形量身定做的,以支持儿童的独立活动。一名训练有素的成人与一群由适当人数组成的混龄儿童也是完备环境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工作示范(Presentation)
蒙台梭利教师与传统教师的授课模式有很大不同。蒙氏教师的授课模式是向儿童展示不同教具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儿童对教具进行自由探索、自由实验。向儿童介绍教具的过程称为工作示范。为达到工作示范的最佳效果,整个过程须分步进行,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缓慢而精确,且应尽量精简语言。

心理胚胎(Psychic Embryo)
人生的第一个三年是精神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如胎儿在母体中的9个月是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大脑需要依靠环境中的刺激将基因蓝图变为物质体验。正因为婴儿出生初期会经历如此重要的精神与心理发展,蒙台梭利因此将婴儿称为“心理胚胎”。

重复(Repetition)
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不同点。当成人工作时,他们通常会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在达成目标后停止工作。儿童的工作目的却并非为达成某种明确的“外部目标”– 儿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内部目标”。因此,儿童会不断重复某项工作,直到内部目标达成。这种渴望重复工作的无意识的迫切感帮助儿童获得动作的协调性或习得某种能力。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
幼儿会经历短暂的敏感期,这种特殊的敏感会对儿童产生本质上的刺激或鼓励。当敏感期儿童进行某项与其特定的敏感相匹配的工作时,他们便自然会投入大量专注力。例如,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儿童会被排序工作吸引。我们观察到,当敏感期儿童选择了与其特定敏感相匹配的工作时,即使他们的努力无法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他们也会全神贯注,有时甚至会多次重复相同的工作。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被环境中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具和活动所吸引。

感官教具(Sensorial Materials)
感官教具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儿童开发并整理他们的智力。每一样精心设计的教具都孤立了某种世界上广泛存在的基本感官特质,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这种对特质的孤立能将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具体的特质上。儿童能通过反复操作这些教具,对这些特质产生准确的认识,并提炼出抽象概念。儿童能够通过操作感官教具,理解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概念。

由简入繁(Simple to Complex)
由简入繁是蒙氏课堂的工作演示顺序原则。学习新概念时,儿童将首先接触到这个新概念的最简单的形式。通过练习,他们能逐渐熟悉该概念,且能够对其建立更加复杂的联系,并最终掌握更复杂、更普遍的抽象信息。

社会化(Socialisation)
“社会化是指 – 个人习得能使其作为有效成员参与到社会群体和社会秩序中去的知识与经验 – 的过程”。(奥斯特科恩,1980年,12页)“当环境中有不同年龄的儿童共同参与时,儿童能够达到最佳的社会学习效果。”(黑尔布鲁格,1979年,14页)

声音游戏(Sound Games)
许多儿童熟识字母表,却不知道如何分析词语的发音,也并未意识到词语是由独立的发音结合而成的(音素意识)。从两岁起(或从儿童开始能够使用流利的语言时起),发音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起音素意识。在英国,一个叫做“I Spy”的发音游戏得到广泛使用。这个游戏需要儿童使用到字母的发音,而不是字母的名称。

3小时工作周期(Three-Hour Work Cycle)
通过对全世界儿童的多年观察,蒙台梭利博士认识到,自由的儿童具有一个可预见的,甚至可用图表来反映的明显的工作周期。这个周期持续大约3小时,且具有两个峰顶和一个峰谷。因此,蒙台梭利学校以3小时为学习单位,尽力保证每个儿童都能够获得3小时不受打扰的自由学习时间,他们可以在这个3小时工作周期内尽情学习,尽情工作。

扩大词汇量(Vocabulary Enrichment)
3-6岁儿童的词汇量会大幅增加。为满足儿童对于词汇的自然需求,我们须保证儿童能在环境中接触到大量词汇。这些词汇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几何、地理名称,以及感官教具中出现的品质名称,等。儿童的吸收性心智使得他们能够“快速、有效地”习得新词汇。(蒙台梭利,1946年,10页)

工作(Work)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漫长的童年时期的存在目的是为了保证儿童能够在一个相对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体验。大部分社会科学家将这种无压力体验称为“玩耍”(例如,格鲁斯,1901年),而蒙台梭利却更倾向于将其称为“儿童的工作”。当儿童投入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玩耍”活动中时,他们是相当严肃认真的。只要我们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与时间,他们一定会选择有目的的活动,而非漫无目的的胡闹。

本翻印已获得安妮特ž海恩斯本人许可。© 安妮特ž海恩斯,2001年1月

参考文献

卡尔ž格鲁斯, (1901),《人类的游戏》, 纽约, 阿普尔顿

安妮特ž海恩斯, (1993),“关于吸收性心智的补充”,《NAMTA杂志》, 春季版, 1-25页, 俄亥俄, 克利夫兰

西奥多ž黑尔布鲁格, (1979),“早期社交发展”,《NAMTA季刊》, 第四卷, 第三期, 俄亥俄, 克利夫兰

威廉ž詹姆斯, (1985),《心理学:短期课程》,(由高尔顿ž奥尔波特编辑), 印第安纳, 诺特丹: 圣母大学(原著出版于1892年)

玛利亚ž蒙台梭利, (1983),《童年的秘密》,(克莱蒙特译), 印度, 海德拉巴: 桑甘姆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36年)

玛利亚ž蒙台梭利, (1967),《吸收性心智》,(克莱蒙特译), 纽约: 戴尔出版公司(原著出版于1949年)

玛利亚ž蒙台梭利, (1966),《发现儿童》,(约翰斯顿译), 印度, 马德拉斯: 卡拉特雪特拉出版公司(原著出版于1948年)

马里奥ž蒙台梭利, (1966),《人类倾向和蒙台梭利教育》, 阿姆斯特丹: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

玛利亚ž蒙台梭利, (1946), 玛利亚ž蒙台梭利博士伦敦国际培训课程

乔恩ž奥斯特科恩, (1980),“社会化与自我观念发展”,《NAMTA季刊》, 第五卷, 第三期, 俄亥俄, 克利夫兰

艾德文ž摩提莫ž斯坦丁,(1957),《玛利亚ž蒙台梭利:她的生平与工作》,纽约:新美利坚丛书公司

《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第二版,(1991),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

 

 



Words4

BY:
图片
彩88官网 彩88app官网 彩神app-彩神欢迎您 彩神-官网 彩神彩票-助手 极速快三-官网 彩神app 彩神彩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