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备环境
走进任何一间蒙氏教室,不管这间教室地处何方,都市抑或城郊,你都一定会看见孩子们快乐、忙碌而又有目的地工作着。教室本身就是美丽迷人的。在孩子与老师一同悉心照料下,教室被打造成一种的鼓励学生独立、支持儿童进行自然自我构建的学习环境。这一环境由三个重要特性构成:美感、秩序与便利性。蒙氏教具均由手工精心制作,放置在低矮的开放柜架上。每一个教具都具有其特殊的目的,并将以一种可引导儿童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向他们进行演示。
蒙氏教具是可以激励儿童进行逻辑思考与求索的工具。它们既简单又具有吸引力与挑战性。每一个教具都向孩子传达一个特定的知识或概念,到达“错误控制”的效果,使得学生对在使用教具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一目了然。例如,几何图形将无法放入凹槽,水溢到桌子上,或者最后一个标签无法和最后一张图片配对。对自己错误的良好认知使得儿童能够独立进行工作。
蒙氏教室并不仅仅是一个支持独立学习的场所,它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儿童可以在这个集体中学习到各种社交方式。三岁的年龄差异对于各年龄的儿童都颇有裨益:年龄更大的儿童能够学习如何向年龄小的儿童讲授知识并从中温故而知新,年龄小的儿童则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敢于挑战更有难度的工作。在这种学生水平各异、各有所长的教室里,每名儿童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执行工作,摆脱竞争的制约,享受合作的乐趣。孩子如此日复一日,完成一个三年的循环。
完备环境的关键原则
独立性 – 准备环境必须使得儿童能够成为不依赖于成人的行为独立者。一旦具备了独立工作的环境,儿童便能开始独立地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这样的环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精巧的教具,适当的成人引导。
间接准备 – 尽管活动的准备着眼于帮助儿童实现直接发展,这些活动同时也能为儿童更长远的发展需求做好准备。有些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在当下发展阶段中获得成长,同时也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了更长远的作用,如,为理解抽象数学概念而打下的感官基础,道德发展,等。
秩序 – 秩序在蒙氏环境中随处可见。对于儿童之家中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准备环境中的物质秩序固然是显而易见的,而无形秩序亦充斥其中,如,成人及其教育方法所保持的一贯性,工作演示的秩序,等。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社会秩序则更为重要。
选择 – 环境必须给予儿童机会让其自由选择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多种活动。
自由 – 自由是准备环境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只要儿童选择的工作不会对其他儿童的权利与自由造成阻碍,那么他/她应该被赋予选择任何工作、选择工作时间、及拥有不被打扰的环境的权利与自由。
混龄 – 准备环境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为混龄班级,即集体的组成成员年龄差异至少应以三岁为区间。这使孩子能够在一个非竞争性的氛围中学习,并为孩子将来进行社会生活做好直接准备。
活动 – 环境应赋予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使得他们能够自由获取到环境中的物品、接触到环境中的人员,以实现儿童自身对发展的需求。
错误控制 – 环境的准备,尤其是对环境中教具的准备,应当着眼于实现儿童对所犯错误的迅速认知与改正,使其能够树立对待错误的正确观念,认识到“错误并不可怕,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教具 – 我们挑选的教具应当作为一把“钥匙”来帮助儿童发展,因此我们在准备环境时,应时刻牢记这一点。我们挑选的这种“钥匙”,必须由每一年龄层儿童的本质发展需求来决定。
成人的职责 – 成人也是准备环境的一部分。然而,蒙氏准备环境中成人的职责与传统环境中以教课为任的老师的职责大相径庭。蒙氏准备环境中成人的职责是:协助儿童听从其内心渴望自主选择环境中的事物,以达到自学的目的。